小县城下“秸秆禁烧令”,未雨绸缪
发表时间: 2012-03-29 11:35:17 作者:
在现在的社会,由于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秸秆的问题,一些农村地区不再将植物秸秆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,而是将其付之一炬,一烧了之。殊不知秸秆的燃烧对环境的危害极大。
一是污染大气。一般而言,我国农村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城市,但由于燃烧秸秆,使得空气中烟尘、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,空气质量迅速下降,焚烧秸秆使土壤生态平衡受到破坏。
二是降低大气能见度,野外焚烧秸秆,形成滚滚浓烟,增加了空气中的粉尘,妨碍交通,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。燃烧秸秆会导致机场航班不能正常起降,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。
三是浪费生物资源。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宝贵的生物资源,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基础。实践证明,秸秆还田,可增加土壤有机质,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,减少化肥、农药的施用量,减轻农业面源污染,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
四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。野外焚烧秸秆,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,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。据测定,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CO、CO2、氮氧化物、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,严重地段空气中悬浮颗粒浓度是全年均值的7倍以上、CO2浓度是全年均值的9倍以上,这些物质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将会造成伤害。
五是引发火灾。野外集中焚烧秸秆时,加速空气的对流,增加风速,容易改变风向,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“火团”,人为难于控制,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,引发房屋、农作物的火灾,造成人、畜伤亡,农作物、财产损失。
六是违反国家法律,野外焚烧农作物秸秆,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。
秸秆科学处理方法
历来农村有“秸秆还田”的做法。秸秆燃烧的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。但是,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浓烟,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。
对秸秆较好的处理方法是,把秸秆切碎,加入人畜粪,经发酵、沤制,制成绿肥。“三夏”已至,为实现本辖区内“不着一把火,不冒一处烟,不污一滴水”的总体目标,姜店镇按照“以堵促疏、疏堵结合”的原则,通过加强宣传动员,签订责任状,划区包村等形式下达秸秆“禁烧令”,确保夏季秸秆禁烧切实有效。
宣传发动再强化。该镇成立由机关干部及村组干部组成的10支秸秆禁烧义务宣传队,采取悬挂横幅、张贴标语、广播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义务宣传秸秆禁烧的重要意义和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,让“禁烧”政策深入人心,家喻户晓。
有效措施再落实。成立了秸秆禁烧领导小组,明确各中心村(社区)负责人为禁烧工作第一责任人,签订禁烧责任状,明确守土有责,加大禁烧责任追究。该镇还派机关干部到基层,实行划区包村,责任到人,加强昼夜巡逻值班,严格兑现奖惩,保证辖区内“不着一把火,不冒一处烟”。
搞好服务再利用。该镇除组织人员积极和周边市场联系收购麦秆外,还鼓励农民利用饲料粉碎机进行秸秆还田,改善肥料结构,培育土壤,为秸秆禁烧打下坚实基础。